-
安森美推動無人機視覺升級:AI技術讓“天空之眼”更精準
從影視拍攝的空中運鏡到工業廠房的設備巡檢,從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到安防監控的全域覆蓋,無人機正從“娛樂工具”快速進化為“行業生產力工具”。這一跨越的核心驅動力,在于無人機的“眼睛”——AI視覺系統:它不僅要實現“看得到”,更要“看得清、看得懂、反應快”,才能應對工業檢測的高精度要求、物流配送的動態環境及安防監控的復雜場景。如今,安森美(onsemi)通過圖像傳感器+AI算法的技術革新,正在推動無人機視覺系統從“感知”向“認知”升級,為下一代無人機的行業應用注入新動能。
2025-08-29
-
水利物聯網:用“數字神經”激活水資源管理的智慧引擎
在全球水資源短缺(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約1/3人口面臨水資源緊張)與極端天氣(如2024年我國南方地區的持續暴雨、北方的嚴重干旱)頻發的雙重挑戰下,傳統水利管理依賴“人工巡查+經驗判斷”的模式,已難以應對精準化、智能化的需求。水利物聯網智能管控系統應運而生,它像一套植入水利體系的“數字神經”,通過傳感器感知水情、無線通信傳輸數據、大數據分析規律、AI驅動決策,將水資源管理從“被動救火”推向“主動預判”,成為保障水安全、提升利用效率的關鍵支撐。
2025-08-26
-
氫能安全“感知者”:德克西爾定制化氫氣傳感器的場景化突圍之路
隨著全球“雙碳”目標的推進,氫能作為“零碳能源”的代表,產業規模正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據《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突破3500億元,覆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及燃料電池應用等全鏈條。然而,氫氣的“雙刃劍”屬性——高可燃性(爆炸極限4%-75%)、易泄漏(分子量僅2,擴散速度是空氣的4倍)、燃燒無焰(難以直觀發現),使得安全問題成為氫能推廣的“卡脖子”環節。
2025-08-25
-
光與距離的協同:揭秘智能設備里的“感知雙雄”——照度傳感器與接近傳感器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床頭柜上,你的手機屏幕隨之緩緩變亮;通話時,臉頰靠近聽筒的瞬間,屏幕自動熄滅以避免誤觸;深夜路過小區樓下,防盜燈在你走近時悄然亮起……這些日常場景里的“智能反應”,背后藏著兩位“感知高手”——照度傳感器與接近傳感器。它們如同智能設備的“眼睛”與“觸覺”,一個讀懂光的語言,一個感知距離的變化,共同構建起設備與環境、人與設備之間的精準互動。
2025-08-22
-
理解具身智能:從“云端大腦”到“生活助手”的AI進化
當我們談論AI時,往往先想到手機里的語音助手(比如Siri)、電腦上的聊天機器人(比如ChatGPT)——它們是“離身智能”,只存在于數據世界,能“說”卻不能“做”。而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AI的“物理化”革命:它有真實的“身體”(比如機器人的機械臂、傳感器),能走進廚房幫你炒菜,能到醫院幫護士送藥,能在災區幫救援人員搜索幸存者。
2025-08-21
-
VW-102A振弦讀數儀接線誤區揭秘:錯接不會燒傳感器,但這些風險更致命
在巖土工程安全監測中,VW-102A型振弦讀數儀是連接振弦式傳感器(如應變計、滲壓計)與監測數據的“橋梁”。不少監測人員都有過這樣的擔憂:萬一接線時夾錯了顏色,會不會把昂貴的傳感器燒壞?結合VW-102A的設備特性與實際監測經驗,我們可以明確:接線錯誤不會直接物理損壞傳感器,但隱藏的風險可能比“損壞”更棘手。
2025-08-20
-
千家萬戶沐光背后的“電流守護者”:AN3V傳感器如何為分布式光伏撐起安全傘?
清晨的陽光灑在農村屋頂的光伏板上,老王看著手機里的發電數據笑開了花——這是“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實施后,村里第23戶安裝分布式光伏的家庭。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屋頂“穿”上光伏“外衣”,隱藏在陽光背后的隱患也逐漸浮現:線路老化引發的火災風險、陰影遮擋導致的電流波動、并網時的電流穩定性問題……這些都像“隱形炸彈”,威脅著光伏系統的安全與效率。此時,一款名為AN3V的電流傳感器正悄悄扮演著“電流守護者”的角色,它像一把“安全傘”,為分布式光伏系統的穩定運行撐起了一片天。
2025-08-19
-
自動駕駛傳感器技術路線之爭:MEMS激光雷達與TOF方案的差異化競爭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向L3+級別邁進,傳感器配置方案成為行業關注焦點。速騰聚創M1P MEMS激光雷達與TOF近距方案的技術路線之爭,折射出自動駕駛行業在性能與成本、遠距與近距感知之間的戰略抉擇。本文將深入分析兩種技術路線的核心差異、適用場景及未來發展趨勢。
2025-08-12
-
海伯森HPS-FT系列六維力傳感器:重新定義工業機器人的"觸覺神經"
在工業自動化向高精度、智能化發展的今天,海伯森技術推出的HPS-FT系列數字式六維力傳感器,以2700Hz采樣頻率、350%抗過載能力和±0.1%FS的超低遲滯,為工業機器人裝上了媲美人手的"觸覺神經"。這款IP65防護等級的傳感器,正在重塑機器人柔性抓取、精密裝配等場景的力控標準。
2025-08-11
-
光伏電流檢測技術革命:TI封裝內霍爾傳感器如何重塑太陽能系統效能?
在光伏系統邁向智能化與高效化的進程中,德州儀器(TI)最新推出的TMCS112x/113x系列封裝內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正引發行業變革。這款集成度極高的解決方案以±0.5%的測量精度、-40°C至125°C的寬溫穩定性,以及3.5mm×4mm的超緊湊尺寸,正在替代傳統的穿孔式傳感器,為從微型逆變器到兆瓦級光伏電站的全場景電流檢測樹立新標準。
2025-08-08
-
電阻應變片:精密測量的基石與創新應用
電阻應變片,這一核心傳感器技術,持續為現代工程與科研提供著關鍵物理量(壓力、變形、應變)到電信號的可靠轉換。其核心原理基于導體或半導體材料在機械形變下電阻值的規律性變化,這一現象由材料的幾何尺寸(長度、截面積)與電阻率共同決定。
2025-08-08
-
村田中國亮相2025開放計算創新技術大會:以創新技術驅動智能化發展
全球居先的綜合電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國(以下簡稱“村田”) 亮相2025開放計算創新技術大會(OCP China Day),圍繞大會“開放變革:筑基、擴展、進化”的主題,重點展示了包括電源、電感、傳感器以及嶄新集成封裝解決方案在內的多款產品。
2025-08-07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萍急R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11萬+人次!5000+海外買家!2025 AGIC+IOTE深圳物聯網展圓滿收官,2026再聚
- 超5萬觀眾打卡!AGIC+IOTE 2025深圳開幕,1000家展商演繹物聯新活力
- 第106屆中國電子展啟幕:電子元器件產業迎來“新質生產力”爆發期
- 鎧俠發布LC9/CM9/CD9P企業級SSD:用CBA技術破解AI數據中心存儲痛點
- SiC賦能工業充電器:拓撲結構優化與元器件選型實戰指南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