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稱重傳感器技術發展動向
稱重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國際上主要有兩種發展途徑:以美國為代表的先軍工后民用,先提高后普及的途徑和以日本為代表的實用化商品化,先普及后提高的途徑。我國應屬于后者,盡管軍工部門研究應用較早,但快速發展和普及還是在近20年,急需提高我國稱重傳感器的總體技術、工藝和質量水平。
2009-12-22
稱重傳感器 工藝 技術
-
植入式動脈傳感器面世,可實時監測血壓
如果一個人在靜靜躺著的時候血壓都很高,那么他就非常危險了。心臟搏動過快會使心臟壁和血管壁緊繃,由此導致高血壓。藥物可以緩解這一病癥,但從許多實際案例來看,病人的始終血壓難以控制,所以必須對病人進行長期不間斷的監測。
2009-12-22
植入式 動脈傳感器 面世 實時監測
-
GP2AP012A00F:夏普開發出可檢測0.1lx的低照度的近接傳感器
夏普將上市集成了照度傳感器的新款近接傳感器“GP2AP012A00F”。主要特點是可檢測0.1lx的低照度,外形尺寸僅為4.4mm×2.6mm×1.0mm。該公司此前產品可檢測的照度為3lx,外形尺寸為5.6mm×2.1mm×1.2mm。
2009-12-17
GP2AP012A00F 夏普 近接傳感器 照度傳感器
-
霍尼韋爾推出75 mm線位移智能位置傳感器
霍尼韋爾傳感與控制部于近日推出75 mm線位移智能位置傳感器,這是目前業界最準確的線位移位置傳感器(0,05 mm [0.002 英寸]),能夠實現高度準確的運動控制,可以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該傳感器簡單的非接觸式設計可免除防止發生機械故障的機構,減少磨損, 提高可靠性和耐用性,減少停機時間。
2009-12-16
霍尼韋爾 線位移 智能位置 傳感器
-
我國風電用傳感器市場有待發展
國內的電流傳感器市場還有待發展,尤其是大電流傳感器技術,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由于國內的大電流傳感器技術相對不夠成熟,國內風電整機廠商在采購大電流傳感器時,大多數會選擇進口產品,由于進口產品的價格往往高于國內產品的價格,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成本壓力。
2009-12-16
電流傳感器 風電行業 風電用傳感器
-
日立低價位ESC傳感器:確保耐熱性及抗振性,可內置于油壓單元
日立制作所和日立汽車系統(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于2009年10月宣布共同開發出了ESC用傳感器。該傳感器的特點是:提高了耐熱性及抗振性,可與發動機室內的油壓單元一體化。包括組裝成本在內,成本有望比原來降低50%。預定2012年開始量產。
2009-12-16
日立 ESC 傳感器 MEMS
-
IMEC等利用MEMS元件振動發電達85μW
比利時研究機構IMEC、荷蘭研究機構Holst Centre與TNO在“2009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IEDM 2009)”上宣布,聯合開發出了將振動能量轉換為電力的MEMS元件,并獲得了最大85μW的電力。此前IMEC開發出的MEMS元件中,最大電力為60μW。
2009-12-15
IMEC MEMS元件 發電達85μW
-
車用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
傳感器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能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傳感器作為現代科技的前沿技術,被認為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有市場報告顯示,預計2010年全球傳感器市場可達600億美元以上。我國傳感器市場的增長率超過15%,預計2009年可達430億元。
2009-12-14
傳感器 前景廣闊 朝陽產業 技術創新
-
韓國三星電子宣布新型CMOS傳感器量產
韓國三星電子宣布提高CMOS傳感器靈敏度的背面照射技術達到了實用化水平,2010年將批量生產產品。至此,三家大型CMOS傳感器公司均將在2010年之前開始量產采用背面照射技術的CMOS傳感器。
2009-12-10
三星 CMOS 傳感器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鵬城芯光耀未來:30萬㎡“半導體+光電子”超級盛會,洞見產業融合新紀元 ?
- 11萬+人次!5000+海外買家!2025 AGIC+IOTE深圳物聯網展圓滿收官,2026再聚
- 超5萬觀眾打卡!AGIC+IOTE 2025深圳開幕,1000家展商演繹物聯新活力
- 第106屆中國電子展啟幕:電子元器件產業迎來“新質生產力”爆發期
- 鎧俠發布LC9/CM9/CD9P企業級SSD:用CBA技術破解AI數據中心存儲痛點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