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例探討:如何精確放大器電路的光強度
在利用光來控制一個過程的應用中,要長期保持工廠設定的發光強度需要一個控制電路來監控發光狀況,并控制供給光發射器件的電流以保持輸出恒定,采用一個簡單的運算放大器電路就可為許多應用提供精確的光強度。即便發光器件老化,通過調整LED電流,一個控制環也可維持恒定的光強度。
2015-03-21
-
LED智能燈泡出故障怎么辦?進行復位最簡單!
要想實現智能家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家里的電燈泡換成聯網LED燈泡。如果智能照明系統啟動起來就很簡單了。但是如果LED智能燈泡出現故障了,又該如何檢修?試試手動復位吧!
2015-03-20
-
案例曝光:抗靜電指標差的LED失效分析
隨著新型照明取代傳統照明,LED行業內的競爭尤為激烈。LED的品質遭到了質疑。LED從制造、運輸、裝配到使用過程中,都有可能引起LED的靜電損傷。直接導致LED過早的出現漏電流增大,光衰加重,由此可見,靜電對LED的品質至關重要。
2015-03-20
-
LED顯示屏預防“老化”有絕招!防微杜漸很必要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應用LED顯示屏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說LED顯示屏的老化。LED顯示屏一開始正常工作,一段時間過后就會出現暗光、閃動、故障、時亮時暗的現象,這就是LED顯示屏老化的典型現象。
2015-03-20
-
深入探討隔離與非隔離LED驅動電源的優缺點
目前在一般的LED照明市場上,存在非隔離設計和隔離型驅動電源之分。本文將深入探討隔離與非隔離LED驅動電源的優缺點,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好地設計LED驅動電源。
2015-03-20
-
華強LED網亮相2015年上海國際照明展 第四屆華強國際LED照明設計創新研討會受矚目
3月11日,為期4天的2015上海國際照明展在上海虹橋國家會議中心1號館盛大開幕。華強LED網亮相上海國際照明展,展位位于1號館1A0509,得到了來自上海、杭州、寧波及周邊地區參展商的認可和關注。尤其是華強LED網即將舉辦的第四屆華強國際LED照明設計創新研討會和第一屆華強LED照明營銷策劃暨品牌建設研討會,受到了LED照明相關行業參會商的熱烈歡迎。
2015-03-19
-
壽命超過2500小時的新式LEC,比LED設計簡單太多
LED存在組件較復雜與多層的缺點,需要高真空與高溫技術來制造。LED還需要進行嚴密的保護,避免于暴露于空氣或水的影響。但是LEC是一種比“發光二極管”(LED)更簡單的組件,它包括一層活性物質,可在一般環境條件下進行溶液處理。且壽命超過2500小時。
2015-03-19
-
電源工程師必備:LED電源次級恒流經典電路大放送
可以說,LED驅動電源將直接決定LED燈的可靠性與壽命。而LED的特性需要恒流驅動,才能保證其亮度的均勻,長期可靠的發光。本文針對LED照明電源的次級恒流的一些常見方法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初學者進步。
2015-03-19
-
經典案例:恒照度、自適應調光的LED驅動器設計
針對傳統照明耗電量大,照明能效低的問題,本文提出了LED恒照度調光驅動器的設計方案。本次設計采用了恒流LED控制芯片作為LED光源驅動電路。采用光照度傳感器采集室內光照度,通過處理器相應算法進行閉環控制,從而實現恒照度調光。
2015-03-19
-
如何以色溫優化家居LED照明設計?
為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人們用熒光燈替代了白熾燈。因為熒光燈能夠在節能的同時,消耗更少的電力。要想推動照明行業的發展,尋找替代熒光燈的光源,我們不得不考慮用色溫來優化家居照明。
2015-03-18
-
3大方法教你有效減少LED電源的EMC/EMI問題
本文將通過3大方法來有效減少LED電源的EMC/EMI問題,分別是切斷干擾信號的傳播途徑、主動大幅增強受干擾體的抗干擾能力和減少開關電源本身的干擾。
2015-03-17
-
Teledyne多種技術支持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實現無線通信突破
Teledyne科學與成像公司和力科近日宣布,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微波電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使用Teledyne公司高速半導體工藝和高帶寬示波器,在D-band無線通信方面已經達到了破紀錄的44Gbps信號傳輸速率。
2015-03-13
- 國產芯片與系統深度融合!兆易創新聯袂普華軟件破局汽車電子
- 揭秘未來勞動力:貿澤與Molex新電子書解析機器人技術變革
- 臺積電大陸芯片生產遇阻,美國豁免撤銷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 2025年Q2全球DRAM營收突破316億美元,創近年單季最高漲幅
- 200W開關功率:Pickering 600系列繼電器通吃高壓高能場景
- 安森美亮相PCIM Asia 2025,帶來汽車、工業及AI數據中心電源技術盛宴
- 中國電子展組委會聯袂電子制造產業聯盟:四地探企,智啟新程
- 單對以太網新突破:10BASE-T1L實現千米級工業通信傳輸
- 電子電路無聲衛士:扼流線圈技術演進、應用生態與全球供應鏈格局
- 未來工廠:利用搭載人工智能的傳感器在邊緣做出決策——第2部分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